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鹤山要闻

鹤山区:锚定“工业强区”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11:22 来源:鹤山区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鹤山区聚焦离子交换树脂、医药中间体等6个重点产业链,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走好“工业强区”的发展道路,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区的鹤壁市赛科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农药医药中间体的精细化工企业。在公司二甲基吡啶生产车间,一整套提升改造后的自动化精馏装置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不间断地对各项设备进行巡查,并实时将巡查结果通过二维码进行上报,保障车间正常运转。

鹤壁市赛科化工有限公司一车间助理 秦红兵:“这套装置是我们赛科化工有限公司一车间的一套精馏的装置,我们主要是通过工艺改造,把加热产生的凝水,反过来重复利用、循环利用。这样的话,就节约了我们蒸汽的使用量。节约的量也就是每生产1吨的二甲成品,能节约1.5吨的蒸汽。”

今年一季度,赛科化工得益于新上项目投产和安全生产、环保设施提升改造等利好因素,产值增长96%。目前,赛科化工已建设集成生产控制、安全仪表系统(SIS)、视频巡检、生产调度等指挥系统,实现对物流、能源、资产、记录、异常处理及日常管理的全流程控制。

鹤壁市赛科化工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 常济昆:“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企业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运营成本。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的话,直接转化成企业的利润,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推动企业的产品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样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区的鹤壁蓝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一代功能树脂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车间内,一排排设备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近年来,公司狠抓技术攻关,血液灌流树脂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喷射造粒”技术,破解了“卡脖子”难题,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成为全国首家规模化生产均粒白球的企业,产品售价比进口产品降低40%,将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今年一季度,蓝赛环保订单持续增加,企业产量增幅较大,一月产值同比增长168%。

鹤壁蓝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齐云:“我们公司不断加快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生产的树脂具备吸附和分离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制糖和医药等多个行业。今年过年期间,我们也始终保持满负荷生产,产值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68%,目前还有2000多吨的订单急需交付,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地进行生产,全力实现一季度的开门红。”

今年以来,鹤山区积极培育“三聚”功能性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离子交换树脂产业链、橡胶助剂产业链、医药中间体产业链、农药中间体产业链、镁基新材料暨智能装备产业链等6个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扩展,由弱到强、由短至长,形成“一个产业链、一批重点企业、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

鹤山区商务和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韩慧慧:“鹤山区商务和工信局正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工业经济新动能,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据测算,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7%。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锚定‘工业强区’工作思路不动摇,坚持‘一转带三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带动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更多鹤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