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鹤山要闻

鹤山区:聚力突破闯新路砥砺奋进争一流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11:45 来源:鹤山区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鹤壁市鹤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十个聚焦”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工业强区、人才兴区、民生改善、守牢底线”总体思路,凝心聚力抓经济,攻坚克难谋发展,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聚焦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引领

强化顶层设计,凝聚创新合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以来,区委先后召开4次区委科技委会议、3次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系统谋划并绘制了全区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的清晰图谱,确保各项任务方向明确、路径清晰、责任到位,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创新工作格局。

强化投入保障,夯实创新基础。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是驱动技术进步的硬支撑。“十四五”前四年,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41.4%,今年1—8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9.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

强化平台搭建,促进要素聚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主动作为、亲力亲为,先后赴北京、天津、西安等地精准对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成功举办全国橡胶新材料工业发展大会,签约科技人才项目21个,柔性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5名。举办“兴鹤聚才”暑期科研实践营,19名博硕研究生来区开展科研实践,将前沿理论深度对接产业一线,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开辟了新路径。引进来自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的6名博士,赴重点企业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服务。

强化服务效能,激发主体活力。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和留住创新主体的软实力。通过精准施策,协调推动蒸汽、水、电、气及污水处理等关键生产要素成本显著下降,预计每年可为实体企业节约成本约4200万元,形成了“降成本、优服务、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强化人才引留,构筑智力高地。深刻认识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出台专门办法打破地域身份限制。通过“安居+服务”双轮驱动,整合建成314套人才公寓,创新推出“人才公寓+”青年驿站模式。常态化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动能向“创新驱动”跃升。聚焦答好产业转型“从哪转、往哪转、怎么转”之问,融入全市“一室两城”布局,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5%,元昊化工、海格化工入选全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达43个。多家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甚至在全球、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例如,赛科化工在2-甲基吡啶、联吡啶生产技术上实现全球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完整产业链,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约70%。蓝赛环保成功实现吸附树脂均粒白球的国内首家规模化生产,其喷射造粒技术有力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元昊化工已获得70余项研发专利,参与起草19项行业标准,其生产的高性能橡胶助剂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部分产品更是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产业形态向“高附加值”转型。鹤山区紧紧围绕优势产业链,着力推动产业向高端环节攀升,实现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中核海瑞格成功研发的核级树脂实现了进口替代,核心技术突破国外封锁。蓝赛环保生产的血液灌流树脂被誉为“人工肝肾”,广泛应用于中毒、尿毒症等危急重症的救治领域。海格化工开发的捕碳树脂精准对接国家“双碳”目标,为树脂行业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示范。元昊新材作为鹤壁市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已成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增长方式向“内涵提升”转变。召开全区工业强区暨招商引资大会,确定6条产业链,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70.5亿元,盘活河南欣港等低效利用土地300余亩。以姬家山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持续完善水、电、蒸汽等基础设施配套,强化生产要素集约利用,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目前,园区已集聚企业39家,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细分领域产业集群,橡胶助剂占据全国市场份额50%以上,离子交换树脂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占全国市场份额80%以上。在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西安蓝晓科技(蓝赛环保母公司)董事长高月静获邀作为省政府重要嘉宾发言,鹤山区蓝赛环保吸附分离材料综合利用项目现场签约。

三、聚焦改善民生厚植幸福生活底色

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四清理一公开”暨涉农领域“10个过一遍”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农村住房安全隐患,严格农村“三资”管理,代表鹤壁市参加2024年度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位居全省第四、全省衔接资金绩效考评获得优秀等次,鹤壁集镇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立项。

开展城市更新。聚焦“北方美丽城市建设”,实施城市文明、城市环境等十大提升行动,深入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鹤壁集片区展现古色古香的历史风貌,中山片区呈现现代精致的城市形象,改变了昔日“有区无城”的历史印象。

繁荣文化旅游。成功举办2025年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暨鹤壁市鹤山区“元昊杯”匹克球公开赛,以高端赛事推动匹克球运动发展与对外交流,为鹤壁“中国匹克球之城”的城市名片增光添彩。参与拍摄的温情儿童电影《悦悦的丹麦》首映式在郑州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鹤山区传统村落、非遗项目。常态化开展送戏曲、送文艺节目、送电影“三送”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五岩山—北斗七星康养旅游度假区精品旅游公路入选全省“公路旅游”特色公路典型案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召开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推进“重振十七中荣光”中学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立教育高质量发展资金管理使用办法,高考综合上线率稳步提升。在今年全市中考中,鹤山区两名学子表现卓越,分别斩获第一名和第七名的佳绩。

擦亮城乡底色。坚持系统治理理念,全力推进煤矿塌陷区、河道、湿地等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与改良,新营造林3120亩,现有林地面积达8.4万亩,城市绿地率高达6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9.7平方米。今年上半年,鹤山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12天,同比增加19天,PM10、PM2.5浓度同比均下降16.1%。

四、聚焦高效能治理筑牢安全稳定根基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深入开展“学查改,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加强社会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党员群众恳谈会机制,制定出台网格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廊亭议事”“小院故事”“小丽帮忙”等基层高效能治理典型案例。

深化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民主法治建设,依托“高山养鱼”、诉前调解、基层立法点打造了“三平工作室”(武建平代表工作室、康天平矛调工作室、李稳平调解工作室),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形式。政协委员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开展调研协商,为本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寻良方、献实策。创新开展“法治党课进乡村”活动,建成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做深做实为人民司法,区法院受理各类案件结案率全省第四,区检察院研发的涉企“挂案”清理监督模型进入全国前百、全省十强。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建立“专家查隐患、领导促整改、部门强执法、群众有奖举报”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防汛应急综合演练,制定《鹤山区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上半年警情同比下降11.06%,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分别下降27.7%、26.3%,连续153个月未发生命案,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

风劲潮涌,扬帆正当时!站在蓄势突破的崭新起点,鹤山区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唱响鹤山强音!